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□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
近日,《中国纪检监察杂志》刊文《“躲事儿”干部面面观》。记者在多个省份采访发现,有的干部遇事故意慢半拍,“看一看再说”“等一等再做”,动辄将工作下压、把问题上交。
现实中,干部遇事慢半拍的心态和表现不一。有的怕多干出错被追责,为规避“风险”不敢试、不敢闯;有的信奉多栽花、少栽刺的庸俗哲学,工作上宁愿降低标准也不批错纠错;有的抱以“中等生”心态,担心冒尖出彩,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和错误会被放大,与其承担“翻船”风险不如不喊号子不拉纤……遇事等一等,故意慢半拍,只为规避个人风险、求得升迁安稳,何以争先进,何以破难题?
慢作为,“磨洋工”,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不作为。干事有一搭没一搭,落实起来像乌龟爬,半天没动一步,长此以往,这种懒政作风必将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,不利于各项决策部署的推进落实。
唱歌时跟不上伴奏,就会不和谐、不合拍。对党员干部来讲,“上面急切切、我自慢悠悠”,与党和人民的期待格格不入。一项政策或改革从出台到落地,自上而下,环节众多,任何一个中间环节掉链子、慢半拍,都会影响整体进度乃至最终成效。不从全局出发,精于拨弄自己的小盘算,只会将小事拖成大事、把易事拖成难事、把局部的事拖成全局的事,最终耽误了发展良机。
当前,处处都是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,各项工作都慢不得,也等不起。机遇只会留给见识早、行动快的人,一步慢、几步慢,就可能步步慢,永远落后于人。同样是落实中央政策,各地进度不一、成效有别,虽有各种现实条件、客观因素所限,但也取决于当地干部的所作所为。每一项政策都要在“有限的时间”里抓紧落实,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推动工作的关键一环。遇事奔着“进取争优”去,彻底与“慢半拍”划清界限,在时间上争分夺秒,在节奏上快马加鞭,在效率上全力提速,要有“快一步”的追求,提升看得见“桅杆顶”的能力,努力扛起事业发展的千钧担,当好解决问题的主攻手。